当前位置:书香年景>都市言情>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> 第554章 无终麋来通县(上)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554章 无终麋来通县(上)(1 / 2)

书信被辛屈打开看了看,片刻之后他将书信放在桌上。

然后拿起是开原邑四周的地图,仔细看了看,这才沉吟道:“看来就连无终麋都知道咱的盘算。不过,开原苦寒之地,他真的想去?还是将西部挪给他?”

辛屈想着。

其实他并不想令支氏全部都走,因为承德方向的开垦,还是需要人力的。

现在主力干活的都是令支氏的人,如果能留下来,将会极大减轻自己的支出,同时降低北部的反抗。

毕竟自己现在正在加速内部的政治联合、通识教育、律令归化。

最终的目的是同化他们。

因此只需要将顶头的贵族和一些必须挪走的人挪走,其他的就没啥了。

“北伯,令支氏来使,言无终麋三日之后到访。”

典客府鸿胪卿来见,辛屈得到了拜帖,点了点头说:“回书,明言,兄来此,喜不自胜,直来通县即可。”

“是。”

鸿胪卿起身离开,辛屈想了想写了封信,让骆堪带走:“这几日你且休息省亲,等孤后续的要求。”

“是。”骆堪应声,同时也松了一口气可以休息了。

等骆堪一走,辛屈驻足想了很久。

接下来的布置,还是继续推进生产的迭代,尤其是曲辕犁和牛耕,看来需要立法,开始保护耕牛了。

农耕状态就得有农耕状态的变化,同时还要推进河道、水利的建设,这个需要的劳力太多,想要解决劳力的大量消耗,就得想办法生产水泥。

生产水泥还需要消耗人力。

那么在采矿和耕种之间,彼此就产生了冲突。

牛耕的推行,几乎就是生产的惟一解,毕竟按照现在的铁料冶炼技术,还是没办法做到生产出蒸汽机。

少说需要一百年的时间保持冶炼,才能慢慢调配出合适的配方。

嗯……

“来人,传令司徒府,更改耕织奖励,凡家中一夫耕田亩过百者,方可纳赋属爵。

凡氏封边陲者,豢养耕牛十头者、豢养马匹六十者、均可免百亩之耕要。

百亩之田,包括均田、家田、公田统合均数。

凡过百亩者,折三成赋折兑爵位。

一切,奖励耕织为上。”

辛屈下令,很快文书上陈,他用印,发司徒府。

司徒府接到文书,立刻行动起来,大量驿马冲出驿站,飞驰各县邑,通令北伯规矩。

基本上核心几个县,比如延庆、昌平、房山、永平、天津在内这几个地方,一接到命令都有点傻眼。

但却没人反驳,因为理由辛屈也跟很充分,奖耕励战,一直都是国策。

现在北伯调整了捐输的要求,目的自然是激励百姓自己去扩大生产。

不能让他们将大量的钱粮都塞进粮行里。

虽然粮行的粮仓到处都在建设,可终归是新粮叠旧粮,辛屈也有点担心他用力过猛,将大量的粮食堆积如山,导致百姓过得不好,先把他的反给造了。

不过他的政策下达不久,居于通县鸿胪寺会馆的子旬,就听到了相关消息。

毕竟这玩意儿是公文,是要发出来的政策,他自然会看到。

翻越之后,子旬也不免感慨:“这个辛屈,真是好手段,居然已经开始调整内外各县的职能了。

这内部的县,就是男(甸)爵的地盘,只需要负责缴纳粮食,然后边塞的城池,专门负责对外征伐。

不用多久,边镇就会不断地往外延伸,县不断往外扩张,渐渐变成一座座专司生产钱粮和提供兵力的要隘,真是厉害。

咱们也得学学,不能继续让贵族们为非作歹了,对了南方有没有消息传来?”

“还没有。”危氏兄弟纷纷摇头,他们等了好久,也没等到子旬说的南方消息传来。

子旬微微皱眉,难道南方出什么事情了?

要不现在走?还是再等等……

“罢了,再等等,派人去个辛屈说,我出去走走,让他派人带着我走。”

“是。”

危氏兄弟赶紧去忙,子旬要出去逛逛,辛屈也不好拦着,所以安排一个营带着他到处走,顺道防止子旬跑去一些不该去的地方。

好在子旬也是有分寸的,他的行动轨迹主要是树林之间,专门跑去打猎。

顺道练练自己带来的部众。

……

一晃三日。

无终麋骑着马,感慨看着眼前的燕国通县,当真是通县,四通八达,水陆齐备,行船走马,无一不有。

更重要的是,通县一座大城,用的都是青砖,造价绝对不比未来要造的北平城差。

在这个时代,绝对是奢侈品。

“这里!”有人打了个招呼,无终麋看到一个牵着小子人。

不免多看两眼,这才确定是他打招呼,也回应的挥了挥手。

很快他们停下车马,来到了通县北部的中河驿停驻。

“许久不见,令支氏近来可好。”

妟淮拱手,身边的小子小心看着无终麋,无终麋也觉得这位很眼熟想了想说:“这位是……”

“妟燧,我堂兄弟,土王鹌的孙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